歷屆調控為何總壓不住高房價?
2013-07-25 10:42:21 來源:蘭瑞環(huán)球
自2009年12月開始房地產調控以來,調控經歷了5次升級,即2010年1月的"國十一條"、4月的"國十條"、9月的"9·29新政"、2011年1月的"新國八條",再到今年2月20日的"國五條"。政策調控措施頻出且逐步加碼,但就是按不住房價高昂的"頭"。很多人早對政府調控高房價的能力提出了質疑,認為中國的房價實際上已經處于失控狀態(tài)。
國家統(tǒng)計局剛剛公布的6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房價格數據顯示,雖然有69個同比上漲,有63個城市環(huán)比上漲,北京新建住宅商品房價格指數同比上漲幅度高達16.7%,但民眾似乎已經麻木。如今一二線城市房價再高,購買者寥寥無幾,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崩盤跡像已經隱現,區(qū)域性房地產泡沫正在漸漸消退和破滅,這是房地產泡沫將要自行破滅的征兆和信號。那么房價為什么對政策調控不予理會越調越漲?以至于到了失控的邊緣呢?原因有三:
首先,中央政府對房地產的調控屬于"應急式調控",往往類似于撲滅突發(fā)火情的"消防隊"。當房價之火熊熊燃起時,政府便緊急出臺調控政策,此后往往出于"保增長"的考慮,沒有對房價泡沫真正痛下"殺手"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出臺的調控政策往往帶有零打碎敲、單兵突進性質,始終沒有構建起一個由土地、信貸、稅收、行政問責等多種調控手段有機組合而成并有效發(fā)揮效力的長效調控機制。
就拿房產稅來說,這是發(fā)達國家廣泛實行并且效果顯著的一項房地產調控利器。但在我國,房產稅制度尚未成型。出于對既得利益群體的情緒"照顧"有嘉,滬、渝版的房產稅征收過于"溫柔",稅收征用范圍小,稅基狹窄,稅率偏低且還實行累進行,這樣的房產稅即使擴圍也對調控房價起不了多大作用。
再者,地方政府對房地產調控"并不給力",也就是說中央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到了地方上沒有真正很好的執(zhí)行。如今地方政府已經被房地產業(yè)所綁架。地方政府的土地收讓金和各種稅收加在一起,要占到高房價的60%左右。很難想像,房價如果出現大調整,會給地方財政收入帶來什么樣的重大影響。
如今地方政府正在肆意妄為的推動賣地金融、賣地財政,靠房地產來拉動GDP和增加稅收,口頭上執(zhí)行中央的調控精神,但由于沒有對其真正實行"問責制",所以地方政府暗地里操縱推高房價,以獲得更多的利益。正因為如此,中國房地產業(yè)高燒不退,屢調屢漲,地方政府必定"功不可沒"。
最后,貨幣信貸大投放,是房地產行業(yè)無節(jié)制膨脹、房地產調控屢調屢敗的元兇之一。早在2008年房地產調控已稍有起色,卻遭遇了美國次貸危機,由于當時鑒于我國出口的持續(xù)低迷,中國經濟出現了較大滑坡。上屆中央政府在2009年初推出4萬億投資計劃和10萬億天量信貸,于是房地產泡沫得以起死回升。到2010年初,中央政府又發(fā)現房價漲幅過快,立刻啟動新一輪房地產調控政策,不過此時已經有些遲晚,大型房企通過銀行信貸仍然獲得資金支持,而中小型房企可以通過信托等影子銀行的融資方式,籌到大量資金,房地產熊熊烈火一發(fā)不可收拾。
2008年時我國的M2規(guī)模只有47萬億,2009年底,M2鈔票總量是60萬億,2010年底,是72萬億,而到了今年6月底廣義貨幣(M2)余額達到了105.45萬億,是去年全年GDP總量的200%。這幾年貨幣信貸大投放,房價上漲和M2的飆升速度基本保持同步。而實體經濟不景氣,貨幣嚴重超發(fā),人們對通脹預期恐懼,導致大量流動性進入到了房地產領域,使得房地產泡沫一輪又一輪被吹大,房價一輪又一輪被推高。
不過,本屆政府在調控房地產方面的風格與上屆政府完全不同,本屆政府更傾向于"不剌激、去杠桿、調結構"這三項舉措。就是從表面上看,新一屆政府在經濟工作會議上很少提及房地產調控問題,似乎并不急于去剌破房地產泡沫。而實際上是通過給房地產金融去杠桿,調整現有經濟結構,擺脫對房地產的過度依賴方面入手,對房地產進行調控。進入二季度后,經濟遭遇明顯減整困境,6月中旬銀行業(yè)錢荒來襲,在這種情況下,中央政府仍然堅持不放水、不搞大規(guī)模經濟剌激計劃。
只要財政部、央行不放松財政、貨幣信貸資金,證監(jiān)會不開放上市房企的再融資,那么房地產行業(yè)的流動性將會很快緊缺,屆時房企將不得不降價促銷手中的囤房,高房價將很快回頭,房地產泡沫將開始消退,金融風險給經濟帶來的災難性后果雖然不可改變,但是起碼可以盡力將慘烈度和危害度控制在最小的范圍之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