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待甲型H1N1流感應端正心態(tài)

2009-05-12 15:27:29    

對于突發(fā)的“H1N1”事件,既不能反應遲鈍、麻痹大意,更不能矯枉過正、反應過度。面對流感病毒這個無形的“殺手”,只有正視它、面對它,才能控制它、戰(zhàn)勝它。災難轉化為社會進步的前提,是我們在與災難相抗爭的過程中,不斷地反思、反省,不斷地總結經(jīng)驗、汲取教訓。只有在災難中經(jīng)受住考驗,并不斷學習,才能在災難中取得進步……
 
謹防H1N1成“斂財工具”
自甲型H1N1流感肆虐全球以來,國內許多地方,由當?shù)蒯t(yī)療機構推出的各種“防感湯”、“防感方”紛紛面世,在民眾中掀起了一波又一波“喝湯熱”、“開方熱”。這種情形,很容易讓人聯(lián)想起03抗擊非典時期,那種人人戴口罩、家家熬藥湯的壯觀場景。
 
正確服用中藥,確實具有強身鍵體、增強人體免疫力的效果,這一點毋庸置疑。但中藥“防感湯”能否有效預防“H1N1”?對此,我們恐怕還不宜過早地表示樂觀。近日,國家中醫(yī)藥管理局印發(fā)《甲型H1N1流感中醫(yī)藥預防方案(2009版)》,為公眾防疫開出5個“處方”,并特別說明:“不是要民眾從現(xiàn)在就開始抓藥煎藥,而是針對疫情發(fā)生后,身處疫區(qū),可能接觸到患者或病毒污染物的高危人群;在沒有疫情的情況下,健康人沒有必要吃藥”;有著豐富抗非典經(jīng)驗的防疫專家、華西醫(yī)院呼吸科主任梁宗安教授更是一針見血,直言“除了流感疫苗具有一定的作用外,普通藥品很難達到預防的效果”。
其實,即使沒有中藥主管部門及相關專家的提醒,作為消費者,我們也應該明白濫用藥物是不宜提倡的。首先,是藥三分毒,無病喝藥,哪怕是性情較溫和的中草藥,不當使用也會給人的身體器官造成損傷;其次,人和人之間的個體差異客觀存在,沒有哪一種藥物能適應任何人,不加區(qū)別地眾人喝一湯,本身就很不科學。何況,“防感湯”的預防效果一直沒有得到權威部門的認可,盲目服用就更不可取。
人們之所以對“防感湯”比較“感冒”,主要是出于對“H1N1”的恐懼,陷入了有病亂投醫(yī)的誤區(qū)。實際上,在政府信息日益透明公開、處置突發(fā)公共衛(wèi)生事件能力不斷增強的今天,我們大可不必談“H1N1”色變,只要能做到堅持身體鍛煉,保持良好的飲食、休息和衛(wèi)生習慣,保證心情愉快,出現(xiàn)不適癥狀及時就醫(yī),那么,“H1N1”就可防可控,沒必要過于迷信缺乏科學依據(jù)的各種藥湯。
“H1N1”的爆發(fā),似乎讓一部分人看到了“商機”,一些商家借機斂財,市面上各種打著“防控”旗號的商品五花八門,讓人目不暇接,就連某些品牌的汽車也號稱能抗“甲流”。那么,在一哄而上的“防感湯”背后,有沒有一些醫(yī)療衛(wèi)生機構借題發(fā)揮,趁機炒作自己的醫(yī)療品牌,拿藥湯藥方來博人眼球的因素?對這一點,我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。
傳播機構應正確引導輿情
這段時間,有關甲型H1N1流感的報道太熱了,甚至超過60年來關于肝病的報道,這值得我們認真思考如何科學、理性地開展公共衛(wèi)生安全的信息報道。
中國每年死于肝病的就有約50萬,而目前全世界死于甲型H1N1流感的不足百人。所以,不管是政府部門,還是社會上的媒體機構,關注、引導公共衛(wèi)生安全,一定要專業(yè)理性,拒絕任何炒作。
 
甲型H1N1流感報道有多熱,舉例說明:僅一個星期,用英文單詞搜索,有7億4500多萬條目,搜索中文“豬流感”,有700多萬條。
其實,甲型H1N1并不可怕,只是個熱鬧的話題。流感每年導致的死亡病例至少是10萬,平均一天死300多人。肺結核一年死亡13萬,與這些疾病相比,甲型H1N1流感威脅程度要小得多。人們之所以這么關注它,因為當下社會當成熱鬧話題來反復炒作。
甲型H1N1流感轟動效應來自其最早“豬流感”新聞名詞的力量。這只是各國將這一病毒和豬聯(lián)系在一起,取名為“豬流感”,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新聞沖擊波。這導致各國政府因此都聞豬色變,甚至對豬大開殺戒。
而令全球媒體尷尬的是,當媒體機構長途跋涉,在墨西哥的小村莊里找到了最初感染豬流感的小孩,以挖掘豬流感的原罪,沒想到的是,此時這名小孩早已完全康復。面對全球數(shù)百名記者,小孩子不知所措。而事實上,至今都還未證實H1N1病毒在人與豬之間傳播,按照世界衛(wèi)生組織的專家報道,不僅豬身上有這個病毒,雞、鳥身上都有這個病毒。
數(shù)字,往往最真實,最具震撼力。在中國,肝病感染者和病人接近一個億,每年死亡人數(shù)高達50萬。事實上,乙肝一直是中國人健康威脅之一。據(jù)有關數(shù)據(jù)顯示:每年治療費用就高達1000多億。這,更需我們關注。
據(jù)美國《時代周刊》的報道,最初,當電視上報道H1N1流感的時候,似乎這種病無處不在,打了個噴嚏都可能得了這種病。結果美國一個州只要有人感染了流感,沒有病的人也趕去醫(yī)院檢查,許多沒病的人因此在醫(yī)院感染了病毒。這是一個苦澀的“玩笑”。
現(xiàn)在,全球范圍內,甲型H1N1的關注度正在下降,速度之快也超乎想象。
事實上,對于人們普遍關注的公共衛(wèi)生安全,既不要弱化報道,但更不能煽情式報道。政府、媒體及其他信息傳播機構的作用是,既不要縮小疾病的影響,也不要制造恐慌,成為恐怖的制造者。
客觀、冷靜、正心、正念
再講一個感人至深的真實故事:墨西哥一名有8個月身孕的婦女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,為了避免用藥對腹中胎兒的傷害,這名勇敢的媽媽決定,接受剖宮產手術保住孩子。不幸的是,手術后幾個小時,這位母親因為病情惡化,永遠地離開了剛剛面世的寶貝。
面對突如其來的流感疫情,這位偉大的母親,選擇了堅強,選擇了擔當,選擇了奉獻,在災難中,這位母親所表現(xiàn)出的人性力量,感動了世界,增強了人們戰(zhàn)勝流感疫情的決心。
 
與各種病菌的斗爭是一場沒有硝煙的“全球化戰(zhàn)爭”,而傳染性極強的流感病毒從來都是人類的夙敵。
研究表明,甲型H1N1流感病毒具有鮮明的“旅行”特點。在全球化的今天,世界各國、各地區(qū)、各民族之間的交往非常頻繁,飛機、火車等現(xiàn)代化交通工具為病毒的傳播、擴散提供了最便捷的載體。因此,打好人類與病毒之間的“遭遇戰(zhàn)”,是我們無法回避的重大課題和嚴峻挑戰(zhàn)。
我們無法選擇災難,但我們可以選擇面對災難的態(tài)度和行動。針對流感這一超越國界的“非傳統(tǒng)安全問題”,反應過度與反應遲鈍,都不利于控制病毒的蔓延。以往的經(jīng)驗告訴我們,民眾的恐慌與政府的懈怠,都是防控流感疫情的大忌。
面對肆虐的流感疫情,人們的擔憂和恐懼是正常的??墒?,如果反應過度,惶惶不可終日,則大可不必。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一些國家暴發(fā)后,也引起一定程度的恐慌。有的人不敢吃肉,不敢上街,打亂了正常的學習、工作和生活秩序。
與反應過度相反的是反應遲鈍,“麻木不仁”。在這方面,我們有過慘痛的教訓。記得在非典流行之初,由于人們沒有認識到厲害,心存僥幸,沒有在第一時間采取嚴厲措施,結果造成疫情迅速擴散。
對于突發(fā)公共衛(wèi)生事件,我們既不能反應遲鈍、麻痹大意,更不能矯枉過正、反應過度。面對流感病毒這個無形的“殺手”,只有正視它、面對它,才能控制它、戰(zhàn)勝它。政府和媒介要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,本著客觀冷靜的態(tài)度,快速、妥善、完備地做好各項防控工作。
令人欣喜的是,在甲型H1N1流感病毒襲來之際,我國民眾表現(xiàn)得很冷靜、很客觀,政府部門的防控很積極、很果斷。在五一假期,各大廣場、公園游人如織,景象還算和諧。
正如一句名言: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作為補償?shù)摹碾y轉化為社會進步的前提,是我們在與災難相抗爭的過程中,不斷地反思、反省,不斷地總結經(jīng)驗、汲取教訓。只有在災難中經(jīng)受住考驗,在災難中不斷學習,才能在災難中取得進步。

[打印] [關閉] [返回頂部]